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00年左右中国仅有4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但目前全国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13个城市的轨道文通投入运营,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5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达到1576公里,较2000年增长了8倍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增量,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紧固件产业则是众多受益产业之一。不仅是高铁与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也一直是实业关注、并有绝对实力涉足其中的领域。由于高铁扣件同时也可以应用干城市轨道、且两者单价相当。早在2010年,就在牵头进行统一城市轨道交通紧固件系统标准的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城轨产品研发制造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城市轨道交通的成长空间未来将有望打开。
正确使用紧固件,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由干紧固件的种类繁多,型号和特性复杂,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安装,质量不过关或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近两年一些地铁城市出现了因为紧固件缺陷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值得我们所有紧固件企业深思。紧固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能,目前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虽然轨道交通的建设离不开紧固件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规格和型号的紧固件都适用于地铁和高铁建设,一些普通紧固件的强度根本无法适应高铁的震动,因此轨道文通涌要强度较高的紧固件。
在中国2万多家紧固件厂商中,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从业人员100多万人。业界人士指出,虽然中国紧固件企业众多,产量也不少,但行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中国紧固件产业目前有明显的产能过剩的迹象。多年来,中国紧困件产量一直名列世界第一,大规模集约式的生产使企业出现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管理漏洞。这非常不利于紧固件产业的长远发展。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一位副理事长对此表示。
相关人士表示,为了适应行业增长的需要,想在轨道交通建设这个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的国内紧固件企业必须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增加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的比例,实现战略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紧固件企业要提高技术等级,必须先从设备改进、技术提高着手,生产高端的紧固件,取代进口产品。他认为在各项技术性能达到进口产品的水平后,国内企业不会舍近取远去进口,这是紧固件企业在目前状况的一个有利趋向。因此,中国紧固件企业应逐渐降低普通紧固件的比例,增加高毛利的高强度紧固件的产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